top of page

Veritas

et Lux

                    Truth and Light        

                       真理·光明

Search
  • Ken

从magna carta universitatum 说起

Updated: Apr 7, 2019

1988年,400多家欧洲大学的代表在欧洲第一所大学—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创立九百年之际,共同发表了一个magna carta universitatum (这段拉丁语用英文理解就是 the great charter of universities), 重申不受政治、金钱、名誉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保持学术自由的大学系统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欧洲语言里“大学 ”一词 (英语 university 法语 universite 德语 universitat等等)来源于中世纪天主教会创办的universitas (universitatum 的单数)。universitas 全称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意思是“老师与学者聚在一起的地方”。前身是天主教会散布在全欧各地的studium generale(拉丁语“不同学者研讨学问的场所”)或 scholae monasticae(英文就是monastic school) 及 cathedral school。


1088年,位于意大利的一个 studium generale 按教皇下令成立了Universitas Bononiensis。因该校(波洛尼亚大学)是历史上首次用universitas 一词的学校,被公认为西方世界最早的大学。欧洲后来的大学,从1150年成立的巴黎大学(法国第一所)到1160年前后兴起的牛津(英国第一所),到1386年建的海登堡大学 (德国第一所)都是顺着罗马教廷 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 的模式创办,被教廷认可后加以在欧洲各地推广。

因此,由最初的教会学校演变成后来遍布欧美的Universitas保留一些宗教风俗习惯就不足为怪了。比方很多欧美学校都有拉丁语的校名和校训 (motto) ,有个象征学校中心的“学校教堂” (university chapel 或 church), 或多或少以某个基督教派作为自己的“宗教精神传统”(religious affiliation)。如:

牛津:Universitas Oxoniensis

校训: dominus illuminatio mea (The lord is my light, 语出圣经”诗篇27”) 教堂: 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

教派: Church of England (新教一支派,宗教仪式基本同天主教一致)


剑桥:Universitas Cantabrigiensis

校训: 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 (from 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 意思是“此地带给我们智慧和宝贵的知识”) 教堂: Church of St Mary the Great

教派: Church of England


哈佛:Universitas Harvardiana

校训: Veritas (truth) 和 Christo et Ecclesiae (for Christ and the Church)

教堂: Harvard Memorial Church

教派:Congregational (新教一支派)

耶鲁:Universitas Yalensis

校训:Lux et veritas (light and truth)

教堂: University Church In Yale

教派:Congregational

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司徒雷登 (本名John Leighton Stuart,因那段《别了,司徒雷登》而“出名”)当年也给燕大起了个校训: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个校训令人想起圣经约翰福音8:32:


“And ye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有个司徒雷登的同代人,英国剑桥大学的数学家Alfred North Whitehead,后来改研究哲学,晚年移民美国,成了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此人在数学、物理和哲学上在英美都一度是个“重量级”人物。他有过一段话:”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hat it be religious.”

为什么西方人动辄把宗教、真理、自由这些“沉重的字眼”和教育扯在一起?我认为要明白这一点,还是不妨回到那本对西方文明最有影响的书。


圣经Genesis (创世记)提到上帝造出亚当夏娃后,让他们吃遍伊甸园的果子,唯一不能碰的是长在“可识别善恶的树”(the 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上的果子。Genesis判定人有双重性:我们一方面有追求真理、洞察良知的愿望与能力。但另一面,在权势、金钱、利弊权衡等困惑面前,我们往往软弱下来,忘记真理、良知或善恶为何物。人的这个双重性 — 或说我们人的“罪” — 决定了人类的局限性。我们若要获得真理智慧,急需一个“中介”,这中介便是创造宇宙万物包括真理本身的“上帝”了。


顺带说一下,基督教的”罪” (sin) 这个字和法律意义上的“罪”不相干,而是“不完美”的意思,比较接近佛教“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里的“恶业”的概念。


《创世记》接着讲,识别善恶、真理的能力不在人手里,而在创造世界的上帝手中。然而亚当夏娃却一意孤行,非要吃那颗树上的果子,想全凭自己能力去搬弄是非,甚至自定真理,把属于造物主的权力自架于己,犯了“原罪”。


要明白“原罪”的概念,可以从一个问题开始:有着种种局限性的人类,撇开造物主,把微不足道的自我当作浩瀚宇宙中智慧真理的化身,岂不“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就是说,人凭自己好恶去评断是非,把人有限的聪明、灵感当作可以去辨别一切善恶的源泉、标准,不知羞愧地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中心,这是人类社会一切“贪嗔痴”现象的开端。


西方文化的很多内涵理念都来源于它的宗教。比方magna carta universitatum 阐述的学术自由,看上去是个纯粹的学术理念,背面却掩藏着更深的“文化信念”:真理不是有钱或有权的人,甚至非凡的“伟人”手中的特有物。真理不是任何人随心所欲可以控制的。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创世记》的味道?


基督教说宇宙大自然里存在着独立于人类的、更高的真理—永恒的真理(拉丁语叫 veritate 或verum in aeternum,即 truth in eternity)。God, God alone 才是绝对的永恒的真理。


再比如教育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佛教讲“悟者佛也,迷者众生”。这与基督教不谋而合。正统的宗教(不是一般的迷信),目的是寻找真理,让信者“觉悟”。受教育长知识的目的也是让人去思考,变得更明白,也是去“悟”。教育学习的动机一样是寻求真理。在这一点,教育与宗教相辅相成,没有矛盾。


再者,因为精神信仰探索的是更高的,甚至是最高的终极真理(veritate; verum in aeternum — truth in eternity),西方传统教育视精神信仰的追求为人类追求真理(也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纲”,其它研究与学术,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等等,则是“目”。抓住这个“纲”,方可纲举目张。


这该是Whitehead 那句“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hat it be religious“本意。也是著名大学,从牛津、剑桥,到哈佛、耶鲁,到从前的燕大的不同校训里所想表达的共同的精神内涵。

15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文学没有国界,但文人有(加州疫中杂想—毗陵居士作)

疫情期间百无聊赖,偶翻史书,竟发现有唐廷状告杜甫之事。话说杜甫发表了几首诗,令朝廷不悦,被拉上大堂提审。现将堂官与杜甫对话以现代汉语翻译之: 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什么写? 杜:我作为诗人,见景生情而已... 官:胡说!我大唐盛世,有目共睹。长安城那么多慕名而来的外国访客,哪个不赞?翻开《唐诗三百首》,从不见你写外国人是怎么夸我们的,为什么不写?你本是大唐养育的文人,不赞我皇的英明领导,

《瘟疫1》

旅美湿人著 东风恶,西风疾 五洲四海无距离 汉域为游長江怨 暑天冬越寄往移 万户千家人哀叹 幽灵鬼使唱街堤 昔日战神名罗马 如今不敌小瘟疫 “The Plague“ (1) English translation by 毗陵居士 Word about the plague is getting scarier, Continents or oceans pose no barrier. The p

Home: Blog2

Subscribe

Stay up to date

Home: GetSubscribers_Widget
Notebook and Pen

Contact

Your details were sent successfully!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